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添加星标留住圈哥
8月21日、22日,第11届中国足协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北香河国家队训练基地举行。在22日的换届选举大会上,新一届足协班子最终尘埃落定——公示结束后,陈戌源就会在足代会经选举上任。此外,杜兆才、孙雯、高洪波担任足协副主席。
在新闻的风雨鸡鸣之外,有着塔尖与塔基之间的故事,也有人才改革与产业改革的配套挑战。中国足球,会从这里掀开新的一页吗?
说起即将走马上任的足协主席陈戌源,熟悉上海足球的人或许并不陌生。
把时钟向前拨5年,当58岁的陈戌源和比他大12岁的徐根宝握手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上港集团对上海东亚足球俱乐部的收购,会彻底改变他自己的职业生涯。距离那次收购只过去了不到五年,如今徐根宝最得意的弟子武磊已经代表西班牙人征战欧联杯并斩获进球,而陈戌源则在出任中国足协换届筹备组组长之后,开始了忙碌的工作。他不仅以筹备组组长身份负责拟定换届工作方案、筹备召开足代会,也积极出现在中国足球的各个层面:观看男女足联赛、女足世界杯,对话里皮,拜访法国足协,并最终顺利掌舵中国足协。在就职演说时,陈戌源从「体系、机制、成绩、青训、专业人才」角度,谈了足改五挑战,其中提到了足球改革的顶层设计还尚未完全落实、足球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各级国家队成绩不理想、青少年足球发展不平衡、足球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等,其中建设专业足球场、发展足球彩票、发展青训等内容获得广泛关注。陈戌源表示「要踏踏实实夯实足球根基,老老实实按照足球发展规律办事,认真做好足球发展每一项工作。」
▶️约大牌 | 新华社对话陈戌源:将来不会大规模地引进归化球员
在陈戌源之外,杜兆才、孙雯、高洪波担任足协副主席——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印证。而看看这份诚意满满的执委名单,看看其中种类繁多的社会各界人士,想必会有所感悟。接触足球之前,陈戌源在上海港已经工作了四十多年。1956年出生的他,有着标准的大型企业从业履历。1973年中学毕业后到上海港,从基层工人干起,撑过船,做过团干部和企业经理,见证了上海港从河港到江港再到海港的时代之变。
时间来到2003年,「管办分离」开始成为「后世界杯」时代中国足球的热门词汇,而当时的上海港进行了重要的政企分离改革,不再既充当码头运营商又扮演港口管理者的角色,上港集团只负责港口运营。两年之后,上港集团股份制改造,引入招商局国际作为战略投资者,从而诞生了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走入市场。随着公司在2006年上市,陈戌源又增添了一项重要的履历:大型上市公司管理者。作为上市公司的重要高管,陈戌源的简介网上可以轻易查到
上港集团的飞速发展让陈戌源积攒了声名和资本,也让他最终和足球建立了联系。从2012年成为上海东亚俱乐部的主赞助商,到2014年百分之百收购其股权,陈戌源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而这一切在2018赛季上港夺得中超冠军,武磊成为最佳射手时达到沸点。作为上港俱乐部老板,这几年的时间,陈戌源并不算高调。他最大的「豪言壮语」,大概是收购时的那句「该花的钱多少都花,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花」。而他最为人所知的「足球决定」,则是支持武磊留洋。中国足协主席(包括此前的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这大概是中国体育界最受舆论关注的职位了。之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也都充分感受过这种热度。但陈戌源不同于他的那些所谓体育系统内出身的「前任」,他的背景、经历、能力足以带来更多的关注,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把这一切放到中国足球和中国体育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下,会有更多不同的解读。因为在中国足球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人们早就习惯了围绕一位新领导、一位新主帅,陷入「期待-批判-再期待-再批判」的怪圈。因为从红山口会议开始,一直到现在,中国足球改革之路这27年,走过了太多弯路。前面我们说到,不少人解读认为,陈戌源的最终上任,与姚明出任中国篮协主席极为相似。的确,找来姚明当主席,是我们在篮球领域坚持 「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指导方针,但很显然,中国足球要比篮球更为复杂。陈戌源的足协工作报告同样可见一斑——截止2018年,足协年度各项收入合计8.4亿元,其中授权、赞助以及合作收入共计6.6亿元,占比78.6%,成本费用8.1亿元。而国内电视观众达到3.37亿人次,新媒体播放近20亿人次,境外播出覆盖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18赛季中超场均观战人数2.4万,位列世界第六。如果把中国足协看做一个企业,这甚至比一家上市公司还要复杂,还要困难。
陈戌源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以及可能对中国足球协会进行的企业化改革,是目前舆论热议的重点。但如果只把分析停留在未来实施的新政上,未免有些简单,也低估了足球在体育产业改革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切体育项目中,没有哪个项目能像足球这样,如此充分地体现现代经济的大工业化特点。没有哪个项目可以像足球这样,需要多条产业链来构建基础。也没有哪个项目像足球这样能够容纳如此多的资本和就业岗位,继而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足球是职业体育改革的抓手,而职业体育改革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突破方向。最终目标以职业体育作为整个产业链的终端,可以起到带领中国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的作用。因为从「金牌导向」转为「产业导向」,从「金牌体育」转向「群众体育」,是改革纲要给出的方向。让体育在国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符合整个世界和时代发展的趋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囿于中国足球的糟糕战绩和存在的种种问题,忽视了对于深层改革因素的思考。足球之前改革的不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构建产业基础的意愿和思维。过去的改革过程中,把市场化等同于产业升级,以为把一切交给市场就万事大吉。在足球基础薄弱,财力、人力等匮乏的情况下,用一些初衷良好,外部搬来的顶层设计对底层进行全面推倒重建。最后导致那仅有的一点底层根基都瓦解,也就反过来加速了顶层设计的崩塌。过去的几年,在中国体育产业整体尝试改革的大背景下,以房地产、互联网、金融为核心的资本力量来对中国足球强行输血。这剂药不可谓不猛,但中国足球由于没有「健康」的底子,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越是在这种严峻形势之下,中国足球越需要新的顶层设计。这种设计不止于简单的人事调整,而是深层次的改变。这样的任务,对于体育系统内的众多官员而言,已经勉为其难,在新领导班子出炉之后,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维度来推进这一次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改革。而之前积累的经验教训也告诉我们,不可能用短期视角来评判改革的结果,也不可能只凭顶层力量就彻底完成。在设计顶层结构的同时,要刺激、引导底层基础的建立,需要管理机构去引导延伸更多的职能。这其中的难度,恐怕要超过管理任何一家大型企业,这也是陈戌源和他的团队遇到的难题。就在陈戌源走马上任之际,中国篮协主席姚明麾下,篮协的改革有条不紊地进行着,CBA季前赛与新赛季的赛程公布,在中国进行的篮球世界杯也一触即发。
不少媒体都表示,和以往足协主席多为「名义」或者「挂职」性质不同,陈戌源将成为中国足协「专职主席」,拥有重大事务决策权、人事任免权、财务权,其角色类同于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协会「一把手」、法人代表。如今看来,加速冲刺与漫漫征途,足球与篮球这两个超级体育大项在中国的前行,似乎既交汇又渐行渐远。履新两年有余,上海人姚明,已经给上海人陈戌源做出了一个不错的范例。而站在这个秋天,当陈戌源从足代会望向压力与挑战并存的未来,等待中国足协新领导班子的任务无疑依然艰巨。但还好,面向2022,面向未来5年、10年、20年,中国足球又已经踏上了新的征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点击 「阅读原文」 进入ECO官网